关于浪费的时间

Posted on By jcxs2014

生活就应该有生活的样子,不应该把工作混在生活之中。

在今天突然反应过来,长久以来,至少是从研究生生活开始以来,我好像就没有了专门的空间来安置自己的生活,寝室于我而言只是一个睡觉的地方,早出晚归是常态,很少有白天回寝室的事情发生,除了锻炼需要换衣服和一些特殊情况。 似乎在我的潜意识里,把待在实验室当做一种常态,待在寝室反而成了罪恶的事情。

凡事总该有个由头,在刚上大学的时候我就听过这样的说法:”寝室是堕落的温床”,并且我身边屡屡有人验证着这个说法,虽然有人待在寝室也能够好好学习,但是我很清楚我不是那种人,于是我便一开始就避免长时间待在寝室。

但是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把握度很重要,太教条容易产生质变。在本科的时候,除了待寝室,另外的去处就是上自习,图书馆或者教室都是容易让人心无旁骛的地方,尽管并不总是很安静,但是至少周遭的喧闹和我无关,别人再怎么低语,窗外再怎么喧嚣,我只闷头看我的书。

为了更好地利用寝室空间,我买了一书架,在本科的寝室,一个书架确实能够放下不少书,节省不少空间。由于读研和之前的学校隔的并不远,所以能搬的东西我都尽量搬过来了,书架自然也是必须要搬的,本以为书架会让我的书桌变得更有条理,但是由于两个寝室的书桌构造不一样,这边再放一个书架,书桌就很拥挤了,于是基本上想学习看书是不可能的了。很久很久我也没想到要把书架撤掉会怎么样,于是它就一直在我的桌子上占据一席之地,于是我就更不想待在寝室了。

研究生时期,我除寝室之外最多的时间就是花在了实验室里,说是实验室,它已经失去了最初做实验的功能,现在准确来说应该是办公室。但要说是办公室,它又保留着最初做实验的布局,一个大房间,几张大桌子,完全是一种开放的环境。每天早上来到实验室吃吃早餐、喝喝水,干点活之后去吃午饭,中午在老板椅上躺着午睡一会儿,醒了发会儿呆就继续干活、看书,傍晚就重复一下中午的活动。让人分不清到底来实验室是干活还是享受生活。

实验室会让人变得安逸。反思我个人的经历,看似在实验室花了很多时间,但实际上真正工作的时间寥寥可数,大部分时间不是在工作,学习的时候有没办法集中精力,寝室又太拥挤,不想待在里面。

我希望在干活之余能够做一些自己的事情,但是我并不喜欢别人一抬头,一转身就能看到我在做什么,更有甚者,有些人看到了还来问一下我在做什么。虽然并没有什么见不得光的事情,但是我希望能有一点私人的空间,就算这点要求太高,至少看到了也请不要来打扰我。也许是我的心态不对,太封闭是我的缺点。

有时候别人在实验室讨论一些东西,我并不感兴趣,但是别人讨论得那么激烈,偏偏我在那儿坐着无动于衷,总是感觉不太好,虽然不知道他们在讨论什么,但是总是想着去听一点,因为感觉和自己又有点关系。于是就陷在一个死循环里面,时间也就这样浪费掉了,最后私人空间也没享受到,学习也没有进步。

有人也许会觉得想在实验室学习也是可以的,关键要看自己的意志力够不够坚韧。可是我觉得并不能对自己的意志力太过于自信,如果一开始就知道自己的意志力不行,为什么还要浪费时间看样子记得意志力呢?认为自己在那样一个环境里还能自由地高效学习本身就是不切实际的,至少目前来看对我就是这样。意志力并不能控制住所有的事情,当它无能为力的时候,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此时要大胆寻求外部的帮助,现在对我有帮助的事情就是减少待在实验室的时间,把实验室真正变成工作的地方,寝室变成休息的地方,自习室变成学习的地方,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调整,不在妄想在实验室里面既工作又学习又生活。

2018-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