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鱼板体验

Posted on By jcxs2014

最近几天,往返实验室的路上,都是踩着我的小鱼板去的。第一天从寝室到实验室,走的是最近的路,也是一段下坡路,轻轻起步之后就只要控制方向就可以,好在学校都是柏油路,不怎么颠簸,要是带防滑线的水泥路,那感觉就酸爽了。最近的路很方便,但就不够长,滑起来不过瘾,所以那天晚上,我故意绕了一个大圈子,到物理系前面的停车场转了几圈,算是过了一把瘾。

现在玩滑板还不是很熟练,第一是不会荡板,这个在直角转弯和急停减速上很有用;第二是不敢滑稍微陡一点的下坡路,主要还是不会荡板刹车,除非弃板而逃。住在舅舅哪儿的时候,第一次去公园滑就经历过一次,下坡太快了,怕撞上路障,就跳下来了,还好没有摔倒。

玩滑板摔倒是很正常的,刚买的几天在小区里面的一块平地玩,穿上一起买的护具,有护膝、护肘和护腕。因为小时候玩过双轮的滑板,双脚交替扭动就可以前进的那种,所以平衡感还好,静止在滑板上也不会摔下来,难的是最开始,因为对四轮的不熟悉,不好控制重心,左脚踩板,右脚蹬地加速的时候重心一没跟上就会人仰板翻,一开始都是练习直线,好不容易直线不翻了,转弯又是一个大麻烦。转弯的时候脚转过去了,但是身体还是原来的方向,无奈只能跳下来,速度一快又会翻板。

在小区练了几天之后,觉得自己会滑就有点飘了,想去大马路上滑。在一个星期天,背上滑板七个共享单车就去找合适的马路,首先不能太多车,其次不能太陡。后来在一个国有企业门口找到了符合两个条件的场地,兴冲冲的拿出滑板、穿上护具就开始了刷街之旅。结果那路是一段水泥路,路上都是防滑线,刚上板就感觉不妙,那感觉就像在开拖拉机,全身的肉都在甩,震得我头皮发麻。在滑到这条路的尽头之后,我就放弃了继续在这条路上滑的想法,在找路的条件上有加了一条,不能是带防滑线的水泥路。

跟水泥路接头的就是一段柏油路,但是那段路上车有点多,就继续往前滑了一段就到了尽头,那段路真的是一言难尽,路面的砂石都翻出来了,破烂不堪,但是这也让我体会了一把“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转了个弯之后,是一片开阔的柏油路,右边是一所中学,左边是居民楼的围墙,路上来往的车很少,而且学校由于疫情的原因没开学不用担心有学生出入。路上只有几个家长在闲聊遛娃,真实一个绝佳的场地,从这头到下个路口大概有三四百米,四车道,靠近学校的一边还有一条人行道。

在这条路上痛快地滑了一个多小时,来来回回,几乎没下几次板,在某一个瞬间,我突然觉得滑板的速度上去了,滑起来顺畅了很多,而且自那之后蹬一次地能快速前进更长的路程。后来想想应该是新板各个部件之间磨合不够,而且前几天在小区滑都是很短的路程,今天这么一滑倒是到达了最佳磨合期。

那一天之后,有一个星期没有再玩了,不是厌烦了,而是脚伤了。左脚一直踩在板上,右脚一直蹬地加速,下来准备回去的时候,左脚麻木了,右脚脚踝和膝盖就像是拿根针在扎一样。左脚麻木能理解,一直踩在板子上经历震动,右脚受伤应该是自己没有掌握好蹬地加速的技巧。后来的一周,遛大侄子都没劲,根本不能跑,真的是难为大侄子了,一直被我拉着。

一周之后,上下楼还是有点酸疼的感觉,我想着不能老师这么养着呀,伤筋动骨一百天,我可等不起。于是在一个粉和日丽的下午,我背上滑板去了公园。公园里的路是个环形,大部分都是平的,也有很陡的坡。第一次先熟悉路形,滑得比较慢,在碰到下坡的时候就停下来走过去。最后回到出发点的一段路也是下坡,但是坡度还不算陡,我就试着滑下去,那速度真是有点快了,滑得我胆战心惊,好几次都有跳下去的冲动,但是那么快的速度我也不能保证自己不会受伤,于是硬着头皮滑下去了,一遍紧张,一边还要控制方向躲避行人。

快到起点的时候,下坡路也结束了,速度也慢慢的降了下来,之后右脚又有点痛了,所以第一次就先这样。回去的路上,我回味着刚刚的经历,虽然有点后怕,但是迎风的感觉还是很爽的。过了两天我有来到公园,这次不像上次那么怕了,右脚蹬地好像也找到了点感觉,于是就开始享受最后一段下坡如同飞翔的感觉,一圈不够爽,我还滑了两圈。奇怪的是,之前在家养了一周右脚都没好,在公园滑了两次后,没几天脚就好了。

在公园的滑板体验,没有第三次了,下了几天雨,天晴的时候遛遛大侄子,后来又要准备返校。我想以后应该也不会再有那样的机会了吧。

2020-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