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很久没写看剧观影的记录了。这一句话下次写的时候估计还能用得上,最近一的时间看的东西还是比较多的,就是没有怎么看书了,一部电视剧,至少六部电影。电视剧就是口碑两集分化的《以家人之名》,电影我能想起来的有《告白》、《热血高校》两部、新版《星际迷航》三部曲、《我在时间尽头等你》、《信条》、《花木兰》。更多的不想在回忆了,之前还打算在微博记录自己看过的书和电影,记录了几次之后也就不了了之。
有些影视剧可能在杂事里面都写过了,所以要再次说起来肯定会有一些重复的话,但是没关系,不是一个开放的平台。
以家人之名
这是今年返校以来看的第一部剧,而且还是追着看的,先是把前面的十几集补完了,之后就开始了漫长的追剧之路。这部剧除了有点膈应人的爱情戏之外,其他的都很好。
故事开始的时候,小演员的演技就非常棒,演的很贴合角色,小尖尖古灵精怪,表面上是一个乐天派,但是自己什么都懂,她知道妈妈已经不在了,但是还是装作相信很久很久以后会和妈妈再相聚,也不在爸爸面前表现出想妈妈。凌霄因为妹妹的死一直心怀愧疚,妈妈陈婷不反思自己没带好孩子,反倒把所有问题归结到凌霄身上,最后抛下凌霄和丈夫凌和平离婚远走。子秋生下来就没有父亲,妈妈贺梅把他交给小尖尖的爸爸李海潮就失踪了。之后三个孩子两个爸爸搭伙过日子。
在亲情和小孩子之间的友情上,这部剧拍的很感人,一开始大家还不太熟的时候,又一次,小区里的孩子欺负凌霄,小尖尖就上去打那个欺负人的孩子,小子秋怕小尖尖受欺负,也冲上前去帮小尖尖,这一段是三个小孩子第一次“做坏事”。几集之后就跳转到孩子们长大的时候,中间这几年肯定没少一起干坏事。
这剧到最后结局得好像有点仓促,贺梅的洗白是挺成功的,这几年的故事也挺真实感人,但是陈婷最后的洗白,真的让人感觉有点恶心,她那样逼迫儿子,那么不待见李尖尖,最后还能洗成爱孩子,真的有点无语。
告白
这部电影,故事很短,但是从不同人的视角展开又能把故事讲得很立体。过去很久了,记不住故事里人物的名字,故事里杀害老师女儿的两个人没有丝毫的悔改之心,就算老师知道是谁做的,但是没有可以让警察相信的证据,无人为自己伸张正义,老师只能自己出手,虽然没有直接地对两个学生作出什么样的事情,但是老师的手段也是极其恐怖的。为了报复那两个学生,老师说自己在他们俩喝的牛奶里加入了患艾滋病前夫的血液,让他们恐惧,让同学孤立他们。
其中一个人A因为家庭的原因,想要得到母亲的注意不断地作出一些奇怪的发明,用来虐杀小动物。其中一件以防小偷为名的钱包还得了发明奖,除非用正确的方式打开,不然会被钱包里的电机电到。但是实际上他还是想用这个钱包恶作剧,他先是用这个发明恶作剧了老师,得到了意料之中的效果。
他想杀人上头条让母亲知道他,然后他联合同班的B把老师的女儿带到游泳池旁边,让她打开钱包,小女孩一下子被吓到了,晕倒在地,他以为女孩已经死了,于是对B说,你可以说是我杀的人。B才明白A之前和他一起玩只不过是想让他做一个目击者。B很害怕,但是如果举报A,那样自己也会被牵扯进来,于是他把案发现场伪装成小女孩不慎失足落水,其实小女孩没有死,只是被吓晕了,他看到了小女孩还活着,但他还是把小女孩扔到泳池中去了。
A和B的家庭有各自的问题,两个孩子都不像正常的少年,之后电影从不同人的视角展开了故事,为什么A会变成这样,以及在怀疑自己得病之后两个人的反应与各自家庭的故事。B毫不怀疑地认为自己已经得病,变得人不人鬼不鬼的,最后她的妈妈想杀了他,最后却被反杀。A自己偷偷的去做了检查,知道自己没病,但是面对同学们的欺辱,他没有丝毫反抗,班长一直陪着他,想帮他走出阴影。但是A还是只想把别人当作工具,想上头条被妈妈看到。最后他杀了班长。
在最后的毕业典礼上,A想着上台做一个演讲,之后引爆自己放在讲台下面的炸弹拉在场的同学一起死。谁承想,老师已经偷偷转移了炸弹,放到了他妈妈的办公室。所以他按下引爆的按钮之后,炸死的是他的妈妈,他很崩溃,他报复老师的时候想着让老师体会失去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的感觉,但是现在轮到他再次体会这样的痛苦。最后老师出现了,告诉他,大概是开始新的人生,然后凑到他耳边说,开玩笑的。
搞不懂为啥起这么个名字,第一次听到是很多年前了,以为是爱情电影,后来知道了剧情一直也没有去看过,也曾经下载到网盘里。这次看完之后还是挺震撼的,女老师就是杀人不用刀的那种人。完全是利用心里战术毁掉了两个杀人犯的人生。
热血高校
这个大概是小栗旬比较出名的作品了,大概是18年,看了贺来贤人的《我是大哥大》,是一部沙雕向的不良少年,小栗旬在第一集演了一个理发师,为主角染黄毛,还告诫主角不要惹事生非。我当时是知道小栗旬演过《热血高校》的,毕竟也是看过一些视频剪辑。当时我心里想的是,你怎么好意思劝别人不要打架。
为什么突然兴起想看这个我也不记得了,在一个周末,从周五晚上看到周六下午。里面的暴力和血腥场面以及不良少年之间的兄弟义气,我完全没有共鸣。里面还有一些霸凌的片段看的我很不适,倒是他们打架不准用刀只能用拳头解决问题的准则我还比较赞成,没办法,两害相权取其轻。
制霸铃兰之路也是主角找到自我认同感的路,他以为只靠拳头就能做好一个老大,但是一路走来他才明白光靠拳头是不能达到自己父亲的地位的。
星际迷航
我在第一次和小糖看《星际迷航3》之前,没有看过任何一部星际迷航影视剧,看过之后才发觉这么一系列电影,但是直到现在也依然没有完整地看过老版的电影,而且看剧我也不太喜欢。在和小糖看完那部之后,我晚上回到宾馆把前两部也给看完了。
想起来比较遗憾的是,小糖完全不记得我曾经和她一起看过这部电影,之前的电影票根也被我扔掉了,没有任何证据能让她相信,我记得票是她买的,但是她也没有找到曾经的购票记录。
重看这三部电影的时候我才发现,第一部里雷神扮演寇克船长的父亲。也算是一个重看的惊喜了。
我隐形比较深的是寇克和斯波克的友情,一开始两个人互相看不顺眼,在一起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两个人互相谅解并发现了彼此身上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这大概是一个比较烂俗的桥段了,但是也很真实,不算胡编乱造,现实中真的有这样的友谊。
我在时间尽头等你
这是第二部和小糖一起看的电影,至少在我这里是这样的,我那天跟他说我找到了一张当时在电影院偷拍的照片,问她想不想看,她拒绝了。
电影剧情还挺好的,没有拖拉也没有不连贯的地方,故事也很感人,就是结尾的时候不太令人满意。虽说是一个比较好的结局,但是和电影整体的基调相比,有点不太搭。这让我想起了之前看过的《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真的是烂片一部,强行煽情,结尾不明所以,打着爱对方的名义做一些渣男渣女的勾当。
前几天在微博上看了一个视频,是缝纫机乐队的片段,里面的鼓手好像就是这部电影的主角,名字是啥不知道,他和挺多人撞脸的,在看电影的过程中,小糖就说看起来想其他明星,我觉得侧脸有点像张若昀。
信条
上个周末,信条刚刚上映,拉了实验室两个小伙伴去电影院看这个,看之前,网上已经有了很多的观影介绍,为了防止被剧透,一个也没看。看完电影之后就非常后悔,这根本不是一步怕被剧透的电影,因为就算你看了剧透,你也不一定能完全看懂电影。主线剧情看起来没有问题,但是一些细节部分推敲起来,真的要是长篇累牍了。
看完之后的一个中午我就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在逆转,不知道在干啥,现在也不记得细节了。细节部分越想越迷惑,所以我打算等资源出来之后,再看几遍。
花木兰
迪斯尼将动画版的真人化,刘亦菲主演。动画版的很多年前也看过,现在也有很多不记得了,只是觉得里面的花木兰长得很奇怪,后来才发现不光是动画片里的华人长得很奇怪,所有美国的影视剧里的华人都是那样的面容,跟中国人肯定不一样了,但是对于美国人来说,他们看到的华人就长那个样子,这是他们的审美,还好刘亦菲没有演成那个样子。
电影看的我很尴尬,台词翻译是一部分原因,剧情的走向我也不太能接受,这只是他们想象的花木兰,不是中国乐府里的花木兰,也许电影可以再加工,但是这样不一定能得到中国本土观众的认可。木兰在长痘中早早地暴露了自己的女性身份,并以此释放了自己的潜力。看到最后有一股不详的感觉萦绕心头,这确定不是一步迎合女权主义者的电影?木兰的忠孝反倒成了陪衬。人物的成长也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倒是感觉穿上男装开始就一直被压抑着,直到认可自己的身份后才释放了能量。
老实说,这不是我想看的花木兰,也不是乐府里的花木兰。
为了对比,晚上我又把赵薇主演的花木兰看了一遍,虽然改变的成分比较大,但是与我而言,我跟愿意给赵薇版的花木兰更高分。
最后,北魏皇帝是李连杰演的,真没看出来。
9月11号开稿,9月12号写完
20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