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想要两颗西柚》

Posted on By jcxs2014

故事总会有个开始

前几天从一个关注的公众号上偶然得知这本书出了新版,如果不是看到这个消息,我估计都不会记起自己曾经看过这样一本书。

不像最近几年,会对自己看过的书简单地做一个记录,以前看的书也不少,但是大多数都淹没在了记忆的洪流中,只是偶尔说起书名的时候,才会想起自己曾经看过某本书。也许有那么一个情节,也许是一句话,也许是对花费时间看某本书的不值得,这些种种才会让我记住某本书。

不是说做了记录,都会有以上的感觉,说到底,坐记录也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显得自己不是那么的无趣。曾经说起自己的爱好都会提到看书这一点,但是一时举不出例子,现在如果还有机会说自己喜欢看书,可以翻出手机里存的书单,说:看,这就是我看过的书。但是事实是别人也不会在意你到底是不是真的看过这些书。

也许原因很简单

中午师弟说想去西西弗书店看看,问我要不要一起去,我也想着自己从返校以来一直呆在学校里没出去过,出去一下就当透透气了。两点钟骑了个自行车和师弟一起来了庐阳区万象汇的西西弗。我先在店里的书店检索了一下自己来之前想看的书,两本都没有,顿时兴致索然。

在里面转悠了半小时无所适从,从书架开始一排排地看过去,拿起又放下,想起之前在公众号看过一部出了新版的书,但是总想不起来名字。书架上也没有自己想看的书,或者说想看的不是一个下午能看完的书。

最后转到了店门口的展示台,一个一个审视,最后看到了这本《我想要两颗西柚》,于是立马想起这就是自己忘记名字的书,打开扉页确定了这是我想看新版,就站在那里看了下去。

开始总是很忐忑

看之前给胡发了个封面的照片,最初看这本书的原因就是她偶然说了书名,我去找到这本书。她说作者这几年变化好大,我不置可否,因为我确实没有关注过作者的长相。

同样忘记了作者的名字,翻开的时候才想起上一版,作者解释过自己为什么要叫胡辛束,辛束是辣字拆开而来,更多的我也不记得了。

旧版讲的什么全然不记得,只能看序言里作者自己回顾的部分,她说是啥就是啥。印象中,旧版应该语言是很欢快的,那时候的作者年纪应该不大,也不知道两个版本之间作者经历了什么,心境竟有如此大的转变。

过程总是小心翼翼

新书里从上一段感情的结束开始讲起,作者对爱情还是有期待,有些期待看起来依然很天真。后来聚会认识了一个异性,中间相识到坦白的过程,两个人感觉并不是互相吸引,而是彼此都是单身久了,想这个人陪伴,或者残酷一点,就是两个人在妥协、将就。

书里的开头说,如果想要得到一个东西,那就要做一件事坚持 44 天,作者也许是想得到真挚的感情,她选择坚持 44 天的事是写文字。整本书用 44 篇日记的形式记录了自己独身的时候对 “你” 的期待,两人坦白之后的热恋,到最后激情退去,平稳期的纠结。记得第十几天的时候,日记只有一句话,她对心中的 “你“ 说,”他就是你“。

我看到这里笑了一会儿,因为全书到这里为止才暂时结束了情绪上的压抑,后面讲述两个人热恋的文字同样很欢快,这让我有了一种 “似乎以前的文字就是这种感觉” 的感觉。以前的文字是女孩子对未来的憧憬,不在乎具体的东西,只是想要得到完满的人生。新版则聚焦于感情这一个方面,有了具体的追求,也有为止努力的坚持,即使过程一直都是小心翼翼。

非生死的结局总有遗憾

如果不是自己的生死,那么所有的结局大概都会有遗憾。遗憾没有再努力一点,遗憾没有再坚持一下,遗憾所有未完成以及过头的事情。作者和男朋友旅行前,感情已经出现了问题,彼此都说不上这一场恋爱的意义,终于在返程后情绪积压到了顶点,无奈走到分手的结局。

男性在一场恋爱中到底想得到什么,也许一开始被对方颜值或者其他的什么所吸引,幻想着对方是一个多么完美的人,自己也时刻在扮演着一个完美男朋友的形象,欺骗自己接受对方所有在恋爱过程中暴露的不完美,把真实的自己隐藏。等到自己没力气再伪装的时候,就像是变了一个人,也不想再去接受对方的缺点,还以为自己为对方做了很多。

女性在一场恋爱中想得到什么,明明知道对方并不是自己所想的完美男朋友,被荷尔蒙一刺激,也许是一个眼神或者甜言蜜语,就沦陷在对方的世界里。真的就是自己都不要了,世界只有他一个人。

我对男女的理解很片面,仅代表自己的观点,也不愿意做什么情感分析师,没有那个本事,也许再过几年,对这些事情又有不一样的甚至相反的感悟,这些都不是什么严重的事情。

故事的最后,男生告诉作者,自己之前提到的朋友来到他们的城市,要不要见一面。两个人到底怎么样,会复合吗?都已经不知道了,因为这已经是第 44 天的文字。

新的开始

这是今年第一篇写读书的文字,尽管已经读完了几本书,有几本还是去年就已经开始的,也有的战线拉的几近一年,偶尔有写想法,但是却懒得记录了。比如之前的《多田便利屋》,读完几天之后才反应过来一些事情,但是那时候已经没了记录的意愿,后面也想过要不要补起来,终究还是没有。

我不知道作者提到的 44 天定律有没有依据,或者就是她为了写这些文字而杜撰。我并没有什么特别期待的事情,也不会坚持四十四天去做一件事情只为了满足一个愿望。书的最后,作者提到自己还是正在恋爱中,姑且认为她也是有了新的开始。

晚上吃饭的时候,我和师弟开玩笑说,也许作者下一部书也会继续叫这个名字,到时候关注的重点就是育儿了。希望下一次读到她的文字能少一点压抑,能发扬光大第一部的愉快风格。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