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非常偶然的机会,在知乎上看到一个介绍 iOS 上值得安装的软件,放在以前我肯定是想也不想就拿鼠标滚过去了,但是因为我已经把手机上的知乎卸载,有点小无聊,就点开看了下去。里面提到了胶片拍照的 app,抑制不住好奇心,下了一大堆类似的胶片 app。
第一天用下来,感受就是自己以前的修图风格就有点像胶片。虽然两者差别很大,但是对于我来说,主要就是要看起来舒服,胶片也好,修图也好,即使别人觉得很垃圾,我还是以自己的眼光为标准。
胶片 app 使用起来和给照片套上一层滤镜的效果差不多,但是不同 app 的效果还有点不一样,这里分享一些这几天拍的照片。为了避免上传图片的顺序问题,这篇文字中包含的图片都是经过拼图软件处理过的。图片占用空间比较大,加载可能比较慢,放在末尾。
使用的 app,现在还留着的有:最后一卷胶片,FIMO,NOMO,Dazz,Huji,RollFilmTimes,Low Polar。顺序几乎就是使用频率,其中 FIMO 和 NOMO 是网络上评价和评论比较多的,二者选择空间比较大,但是收费有点劝退。我还没到那种无脑购的程度,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我才从胶片种类还算多,同时可以通过拍照解锁胶片的 最后一卷胶片 开始玩,等到拍满180张照片的时候,已经可以解锁 9 种胶片,自己拍着玩玩已经完全够了。
吃过晚饭之后,去眼镜湖那边拍了一些照片,视野比较开阔,于是就对着同一个角度,用不同的胶片,甚至用了不同的 app,拍了一些照片,可能胶片的感觉和滤镜真的不一样,比如 最后一卷胶片 和 FIMO 的感觉就比较像是滤镜,而 NOMO 的出片质感就比较像胶片,虽然我上一次接触胶片的记忆还在几乎二十年前。但是作为一个业余选手,拿一堆照片给我叫我分辨那个是胶片哪个是滤镜,是万万不能的。
现在决定先把 最后一卷胶片 这个 app 先放在一边,试几天 FIMO 比如再拍 180 张,NOMO 可以放在更后面尝试。各个软件内购的方式和价格还不完全一样,让我很是犹豫。再试试吧,也许也只是三分钟热度,现在已经在 FIMO 买了两个一元钱的胶片。最后还是要多拍点体验体验,找到适合自己的胶片和拍照方式,多用几个 app 也是可以接受的。
2021-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