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春天在哪里》

Posted on By jcxs2014

这两个月读书的效率还是挺高的,这两个星期先读完了比较薄的两本。

像很多收藏很久才读的书一样,我已经不记得收藏阿乙的《春天在哪里》的原因是什么了,以及它当时是怎么吸引住我的,从而把它放在了我的待读清单里面。

这是从图书馆借的,借之前在图书馆网站查找是否在书架上,从自己的待读清单找了几本书,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都有库存,所以在清单的角落里找到了这本,一查还有库存,于是截图放到了手机里。

如果不看这本书,让它一直静静躺在我的书单里,我可能就会一直觉得它是一本优美的散文集,从而对它包邮一种美好的期盼。直到我读完第一篇故事,那种头皮发麻、后知后觉的情绪蔓延到身体每一处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自己看了一本黑暗小说。书中的几个故事,有荒诞也有控诉,但是作者并没有明白地告诉我,他想说什么,他只不过用平静的文字叙说一个个故事,而这故事最后又总会勾起我心底的恐惧。

这种感觉和克苏鲁有点像,但是克苏鲁是从一开始就告诉你,它是在讲一个恐怖故事,用各种奇诡的语言去渲染恐怖的氛围。但是从我的角度来看,阿乙和克苏鲁的文字达到的效果是一样的,都让我感觉到恐惧了。

但是我似乎有很享受这种被吓到之后又焕然大悟的痛快感。就像在一个人声鼎沸的房间里,耳膜似乎到达破裂的临界点,突然周围的人和声音都消失,世界寂静了得没有任何响动。此时我不怕孤独,只想一个人安静地待着。

这些故事不能细细回想,至少在逻辑上,一个个都是完整的,但是故事毕竟只是故事,无论我在故事里和角色如何一起压抑、痛苦,回到现实中,总归还要面对自己的人生。在故事里花费的时间,让我觉得自己经历了另一种人生,不一定是主角,可能只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个过客,可以是甲,也可以是乙。无论是谁,故事结束了,我的角色也该谢幕。

上次让我有这样强烈的情感波动的作品,还是邓安庆的《永隔一江水》,当时读完也没有及时记录,有点可惜了。

要说书名很有迷惑性,也可以,但是要说哗众取宠倒也不至于,因为故事里真的有春天,只不过是个精神不太正常的人,也有人在找春天,在春天死后,有人在寻找真相,有人在迷惑众人,有人在逃避现实。这确实是一个和春天有关的故事,但是寒冷彻骨。

2021-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