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才论坛

Posted on By jcxs2014

提交材料

发扬红色传统,赓续红色血脉。这次传承“两弹一星”精神的活动,不仅带我们回顾了当年“两弹一星”事业中的种种感人事迹,也带领我们实地探访了“两弹一星”的起源地,海北金银滩草原221基地旧址。伫立草原的上星站无声地诉说着曾经的光荣岁月,停在铁轨上的列车似乎下一刻就会轰隆隆启动,带我们回到曾经的峥嵘岁月。老一辈革命家和科技工作者扎根大草原,为我国的“两弹一星”事业隐姓埋名、奉献青春、甘洒热血,祖国今天的繁荣离不开他们的付出与奉献。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作为新时代的一名科技工作者,学习和传承“两弹一星”精神,不仅对我精神进行了一次洗礼,也坚定了我的理想信念,即使是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要积极地发光发热,甘当小螺丝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

自己的部分

发扬红色传统,赓续红色血脉。青海省委组织部和科协举办的“传承‘两弹一星’精神,中国青年英才论坛”,经过两天紧张的行程,圆满结束。

参加这次论坛,收获很多,我不仅和大家一起回顾了“两弹一星”事业的艰苦历程,也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当年参与这项伟大事业的人物背后的故事。对于那些耳熟能详的两弹一星元勋,我在他们伟大的爱国情怀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之外,也感受到了他们做为一个个平凡个体的辛酸。为国家而不能顾全小家,他们在这辉煌成就背后也是儿女、父母和爱人,也正是他们的付出,才换来中华大地上的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除了这些被载入史册的功勋,还有很多默默无闻地工作在平凡岗位的人,他们的姓名也许不为人知,但是他们的奉献同样伟大,“两弹一星”精神理想信念教育学院经过对原221 厂区的工人及其子女的采访,整理了文字、视频等形式的记录,再次还原了当年的就峥嵘岁月。

在“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的演绎与讲述中,一个个教科书与文献中被讲述的人物,“站在台上”为我们亲自讲述那段历史,当邓稼先说出“我只不过做了一小部分应该做的”的时候,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为国家,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但是他们不求荣誉,只把一切付出当作自己应该做的,并且只认为自己只做了一小部分工作。是啊,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祖国的强大,人民的幸福,为了中华民族不再任人欺凌,为了中国人民堂堂正正地站在世界舞台上,但是荣耀不是属于自己,而是属于中国人民、属于中华民族。

金银滩,牧民们世代生活的牧场,在祖国需要进行核武器事业的时候,全体牧民离开故土、甚至离开世代谋生的牛羊,去到陌生的地方。这在现在看来,可以说是牧民群体舍小家为大家,但是当时实际搬迁起来,个中辛苦有怎是三眼两语就能概括。夏茸尕布为了动员牧民搬迁,先拆了自家的帐篷,身先士卒,而后动员牧民,因为国家有需要,他们甘愿离开故土,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现在的达玉部落,就是当年移民的后代,离开故土三十年,国家将散落在祖国各地的牧民及其后代再次迁回金银滩草原。他们的迁移史也是共和国繁荣的见证。

221基地旧址,现在能看到的建筑物不多,伫立草原的上星站无声地诉说着曾经的光荣岁月,停在铁轨上的列车似乎下一刻就会轰隆隆启动,带我们回到曾经的峥嵘岁月。讲解员为我们讲述了关于221基地保密工作的一些故事。制造核武器需要动员大量的工人、官兵和研究人员,这么大动员不可能完全悄无声息,但是具体的工作在成功之前,绝对不可以透露半点消息,于是基地里面就实行了严格的保密制度,编号轮换、文件袋封蜡盖章等等,每一项制度都是严格执行,也都严格守护着基地的安全。讲解员讲述了两个为了保密,不能和亲属见面的故事,其中一位技术人员在辗转之下,还是见到了自己的父亲,但是另外一位,他的父亲在寻子途中染病身亡,跟随父亲的孩子也流落街头,最终被孤儿院收养。讲解员还为我们讲述了221基地唯一一次泄密的故事,一位 女青年在前往基地之前告诉自己的好友,基地的信息和工作内容,不久,她的好友循迹找到基地,被警惕的警卫人员扣留。最终她因泄密,被判了15年尤其徒刑。保密就是保生命,入党誓词里面就有“保守党的秘密”这一条,也许多年以后,一切秘密都会公开,但是在我们接触到秘密任务的时候,唯一要做的就是坚决守护它。

最后

其实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文字,带队老师要求我们写一点感想,于是就有了开头的那样一段话,也是我提交上去的内容。那一段是我仔细斟酌过的,但是总是感觉内心的情感一直被压抑着,没有完全宣发完。这样一篇磕磕巴巴的文字,可能以后偶尔读起来会觉得有些尴尬,但是确实是我当下的感受,也可能有那种大话空话的通病,但是不是为了完成任务,我已经尽量去写自己的真实感受了。

2021-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