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寅三月十七杂事
长时间大量的读书,成了我逃避现实生活的一种手段,但是它似乎没有达到我想要的效果。想要逃避,寻找精神的脱离,读书过后有陷入一种空虚之感。这种感觉我想苏东坡应该有很深的体会,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逃离,究竟是要逃离什么,连这一点我似乎都不能真正地想明白,也没有系统地去梳理自己精神上的困惑来源于何。套用最近的网络流行语就是摆烂和躺平,我的方式就是大量的去读书,按照现在的速度,大概今年第一季度就能读到去年一年的量。
但是这些阅读给我带来了什么,我也没有感觉到,也许是选择的作品不是增长智慧的类型,只是消磨时间,但是自己对那种“说教”类的作品又有一种天生的抵触,小说从模中程度上帮助读者去体验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这大概也要分什么类型的。
最近读的作品主要是篇女性主义和暗黑故事两类,这除了让我对现实生活感到困惑以外,可能没有其他效果了。可以借这篇文字简单剖析一下。
作为一个男生我想学点女性主义的东西,但是书上看到的东西不代表就能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成长过程中积累的一些男性角度的思考、行动方式,是不可能轻易改过来的,我没法期待读完几本书就给我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女性主义的困境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大概从古代文明开始之后,女性就一直被当作男性的附属品,历史长河中也有过一些伟大的女性,但是在整个父权主体统治下,他们能掀起的波澜实在微乎其微。
新中国曾经号召妇女能顶半边天,那个时代应该是国内真正男女平等的时期。可惜到如今,社会上对女性的偏见和歧视仍然存在。最为人知的大概就是“女司机”了,个别现象被人放大,导致男性群体生出一种优越感,觉得男司机就是比女司机靠谱,甚至有一些女性同胞也会掉进这样的陷阱,导致自己越来越不自信,女司机上路的时候就背负着“我是个女司机”的负担,这个是社会的偏见和歧视加在他们身上的。
再说大男子主义,我曾经说我没有大男子主义,但是转头就被小糖打脸,因为我后面说的一句话就是妥妥的大男子主义,具体是什么我已经记不得了,可能在男性自己眼里,自己说的话、做的事情都是正常的,但是在女性的角度来看就会觉得有点奇怪甚至难以接受。男性可能不自觉的就会觉得自己做的是对的,是为了对方好,实际上却会让女性觉得对方是要把他的想法强加在自己身上。
小说可能会有一定的揭露社会现象的作用,不过如果长期阅读这种剖析黑暗面的小说,会不会对读者的心理产生不好的影响。因为不是每一个读者都是心理素质机器强大的人。我发现对于我来说是有影响,开始读乙一的小说没有啥感觉,带着有点猎奇的心理继续读了几本,这种影响到我读到第一本我孙子武丸的作品开始显现出来。
武丸的作品里面有很多的细节描写,我看到的时候感觉很恶心,但是另一方面猎奇心理又推动着我想要去阅读更多,虽说不至于枸杞我去模仿的欲望,但是武丸这么写都让我怀疑他自己就是一个变态了。我不否认生活着会有书中类似的变态,或者仅仅是在心里去想象这种事情,如果他看到这样的文字,会不会生出模仿的念头呢。当然要是去模仿,肯定第一步就回失败,因为书中巧合与不合理的地方也是客观存在的,毕竟小说有小说的宗旨。
从这两件事情上来看,我想要逃离现实生活,结果又掉进了思想的陷阱。我大概体会到了一种无论如何都逃离不了的感觉,我是一个很爱惜生命的人,不会去做极端的事情。要是真的碰到解决不了的事情,我大概会两手一摊,那又怎么样呢。不钻生活的牛角尖,给自己一条退路吧。
2022-04-17 2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