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乙一作品记
回顾
之前已经在其他的文字中提到会在合适的时间里写一写乙一,随然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完全地看完他的作品,但是也算是看完了大部分。趁着最近有写文字的激情,写乙一也正式时候。
囤书如山倒
我现在已经习惯了在 ZLibrary 上面找电子书籍,甚至已经病态到开始囤积,虽然明知道自己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看完这些书,但是囤书的乐趣总是能让我稍微缓解当时存在的焦虑,仿佛囤好了就代表自己已经看过了一样。这不过是一种自欺的小把戏。
最早囤的乙一的书是和《杀戮之病》一起的《ZOO》(也被翻译成动物园),但是当时对公号文章里的介绍完全提不起兴趣,所以就一直没看,直到在某次囤书的过程中看到了对《夏天,烟火和我的尸体》的推荐,我想着,这个作者已经看到两次了,每一次都被夸成“天才作家”,他的作品到底有什么魅力呢?于是开始读了《夏天》这本。
故事勾起心底的黑暗
看完的乙一的第一本书是《夏天》,书名就很有意思,居然写的是“我的尸体”,那么作为故事讲述者的我到底是生是死?这个问题只有去书中才能得到答案。
后续又看了几本他的书,有点奇怪的是,那段时间读的她的所有作品都是这种偏黑暗内核的,里面不乏一些未成年人的罪恶。有些故事情节真的看得我生理不适。有几本书都是一些短片小说合集,现在我也具体想不起来有哪些故事。其中有一个印象比较深的是一个双胞胎姐妹的故事。
姐姐不如妹妹受到母亲喜欢,在家庭里处于底层,妹妹打扮干净漂亮,姐姐却只能穿破旧的衣裳。任何不好的事情,不论是姐妹俩谁做的,母亲最后都会不分青红皂白地认为是姐姐。有一次,妹妹不小心把花瓶里的水洒在了母亲的电脑上,因为害怕被母亲责罚,妹妹想让姐姐主动承担责任。
但是姐姐知道这件事情非同小可,绝不是被母亲打一顿就能解决的,于是哄骗妹妹说母亲已经知道是妹妹弄坏的电脑,现在要惩罚妹妹,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姐妹俩互换身份,姐姐装成妹妹去接受惩罚,妹妹则装作姐姐先回家看看情况。姐姐说自己平时被打习惯了,这次顶多就是打得更狠一点而已。妹妹接受了这个提议,于是换上姐姐的衣服回到了家里。
姐姐换上妹妹的衣服之后则是走在后面,在楼下的时候突然看到妹妹从楼上掉了下来,当场死亡。姐姐也许松了一口气,“自己”已经死了,现在获得的是一种新的身份。
类似的还有一堆双胞胎,两个人闲的没事干假装上吊,结果真的死了一个人,最后活下来的那个人也是换的另一个人的身份,家里人都一直没有发现,直到被故事中的男主发现。
乙一的故事中不仅以他独特的笔触描写了未成年的恶,也对青少年的一些典型遭遇进行了描写,比如《将死未死的青》中,小孩莫名其妙遭到老师和同学的霸凌。这些霸凌行为唤醒了自己身体中存在的另一个人格,这个人更加的独立也更加的残暴,最终最体内人格的指引下,展开了针对霸凌者以及老师的惩罚。非常大快人心,虽然现实中不会有这么戏剧化的场景出现,但是小说也从另一个角度引导读者对校园霸凌事件的关注。至少在自己有限的能力范围内去反对这些事情。
黑暗的故事还有很多,那段时间一直看这些,期间又看了《杀戮之病》,整个人的情绪都很低落,于是适时的停止了一段时间。让自己的精神好好恢复一下。也许是看到这些黑暗的故事之后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已经得到了强化,再看他的小说已经不再有生理上的不适。或者这些黑暗故事已经把我黑化了吗?
故事重建生活的希望
后半段时间再看乙一的其他作品,黑暗的故事已经少了很多,可能因为前期看的那些因为故事比较重口味所以受关注程度比较大。继续看的这些作品都是我主动去豆瓣上面发掘的,话题度可能没有前面那些高,故事不重口味可能也是原因之一。
这些故事感觉起来都比较集中在青少年个人的成长和精神上的救赎上面,当然,孤独是所有故事的主题。《失踪假日》讲的是一个着随母亲改嫁获得一个企业家继父的少女,之后母亲死去,继父又找了个妻子。继父没有抛弃少女,但是少总是有一种深深的不安全感,总觉得与谁都没有血缘关系的自己在这个家中就是多余的存在,尤其是觉得继母对自己有着深深的恶意。
于是她联合自己家里的一个帮佣,策划了一起离家出走然后被绑架的事件,实际上自己则是躲在帮佣的房间里查看家里种人对自己失踪的反应。没想到帮佣顺手假戏真做,只为了骗取企业家的钱财。
故事的最后,绑匪逃脱,少女也验证了继父继母没有把自己当作一个外人。故事很简单,但是读的过程中情绪被吊的很足,情节的设置上也有不少的转折,非常值得一看,虽然没有重口味。
孤独大概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在文学作品中也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另外还有几篇和孤独有关的作品,主人公或是在故事中解开自己的心结,融入普通的人际交往之中;或是在孤独理解了自己周身的遭遇,与过去和现实达成了和解,继续孤独且美丽下去。
后期看的这些故事,让我在情绪上轻松不少,不用在花费大量的经历去应对看书带来的消极态度。虽然有为自己开脱的嫌疑,堵车我还是觉得自己只有在读了这么些乙一的作品之后,才对他的文字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风格与变化
一个作家不可能只写一种风格的作品,乙一也是这样,所以他在写不同风格的时候会换不同的笔名,比如中村永一,山白朝子。在我知道山白朝子这个笔名的时候,我才意识到,大概两年以前,当我最开始用 iBooks 读小说的时候就已经收藏了一本他的《胚胎奇谭》,不过遗憾的是我到现在都没有开始读这本书。
他还用中村永一的笔名和中村航合作写了一部《我不会写小说》,里面也是讲的个人成长的故事,很温情的故事,坚持自己的热爱并付诸行动,不要因为他人的批评而否定自己。
我想在本科期间大量阅读村上春树之后,今年可以称为我的”乙一阅读年“,能够找到一个读不厌的作家真的非常难得,尤其是他还正值壮年,未来还有写很多作品的可能。
2022-06-26 02:17